猫咪寄生虫的种类很多,感染不同的寄生虫表现出的症状有时会有一些差异。
1、便血:粪便中有寄生虫虫体或节片寄生虫感染类型中,最多的一种就是消化道感染,这一类的寄生虫感染后一般能在猫咪的粪便或者呕吐物上看出端倪,有些寄生虫成熟后孕节会断裂随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,有一些寄生虫死亡后虫体会从肠壁或者胃壁上脱落,所以当猫咪体内寄生虫数量过多时,粪便中一般能找到虫体或节片,某些寄生虫移动时会造成消化器官的机械性损伤,这时就可能会出现血便;
2、消瘦:猫咪毛发蓬乱无光泽,吃得多但是体型消瘦,寄生虫在猫咪体内一般会吸收食物中的营养,当寄生虫数量过多时,猫咪本身能吸收的营养变少,这时猫咪就会吃更多的食物以满足身体的需求,但还是会营养不良,这时就会表现出吃得多不长肉且毛发干燥蓬乱的情况;
3、呕吐、腹泻和黄疸:有部分寄生虫会寄生在肝脏内,例如肝片吸虫,寄生虫移行造成的肝损伤会引起呕吐、腹泻以及黄疸等症状;
4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:部分寄生虫可随血液移动到动物体的其他部位,当寄生虫进入脑部,造成脑部组织损伤,猫咪就会出现神经症状,例如抽搐、偏瘫等等。
在临床上,对于弓形虫的治疗,大多数用磺胺类的药物效果相对来说较为明显一些,但是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,可能会导致猫产生结晶尿,容易导致尿结石;如果怀疑猫感染弓形虫,建议去医院做一个弓形虫核酸检测,这个检测结果比较准确的,对弓形虫没有很好特效的药物进行治疗;对于该病尤其是多猫家庭,预防大于治疗,尽可能的去筛查自己家里面的猫咪,因为该病是由猫的粪便进行传播的,尽量避免共用同一个猫砂盆,一旦发现有患病的猫咪一定要及时隔离进行治疗,以防止传染给其他猫咪。
弓形虫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,如磺胺-6-甲氧嘧啶;球虫、巴贝斯虫可以使用磺胺二甲氧嘧啶、三氮脒或阿卡普林等药物;贾第虫毛滴虫可以使用甲硝哒唑、甲硝唑等药物;蛔虫最常见,可用的药物也比较多,如盐酸左旋咪唑、枸橼酸哌哔嗪、丙硫苯咪唑、甲苯咪唑、阿苯哒唑、伊维菌素、阿维菌素等;绦虫钩虫使用吡喹酮、灭绦灵、盐酸左旋咪唑、丙硫苯咪唑、甲苯咪唑、阿苯哒唑、盐酸丁咪唑、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等;鞭虫病使用鞭虫灵、丁苯咪唑、阿苯哒唑、苯硫咪唑等药物。
猫咪体内有寄生虫时需要及时进行体内驱虫处理,不同的寄生虫有不同的药,健康的成年猫建议是三个月驱虫一次,但是如果已经确诊的猫咪建议体内驱虫一周一次,并且连续驱虫一个月。
体内寄生虫:如弓形虫,成年猫潜伏感染或无症状感染,幼猫表现为发热、食欲不振、精神沉郁、虚弱、粘膜苍白、咳嗽、呼吸困难,有的甚至出现血性腹泻和黄疸(眼睛、皮肤、体液黄染)少数有剧烈呕吐;体外寄生虫:常见的有耳螨、疥螨、蠕形螨、跳蚤、蜱虫和虱子等,疥螨寄生于猫皮内,引起皮肤性疾病、剧烈瘙痒、脱毛和湿疹性皮炎。
首先,使用专门的体外除虫剂给猫咪进行药浴,尽量将能见到的跳蚤冲洗干净;其次可以给猫咪佩戴驱除跳蚤的项圈,避免环境中的跳蚤再次感染;最后对猫咪的生活环境进行打扫,使用灭蚤药撒在各个角落,期间不要让猫咪进入撒药的环境,对猫咪的物品进行清洗和晾晒。
一个月的猫咪年龄太小,如果是进行体内驱虫最好等到猫咪六周大后再进行,体外驱虫尽量选用毒性较小的药物。一个月的小猫免疫力较差,感染某些会携带其他病原的寄生虫(例如蜱虫)后最好带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。